与此同时,唐玄宗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为了增加劳动力,他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下诏淘汰天下僧尼,强制还俗一万多人。他重视兴修水利,命官吏组织人员完善关中平原灌溉系统,使百姓大获其利。并查办强占土地的豪强,发动检田括户运动。至玄宗天宝初年(公元742年),全国人口达七千万,而当时欧洲的人口加在一起不过二、三百万;耕地面积达六亿六千多万亩,人均九亩多,远远超过我国今日之人均一亩四分的尴尬局面。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着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由是,府库充盈,百姓富庶,国家繁盛的太平局面出现了。
为了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统一在武则天时期丢失的西北方。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接受了宰相张说改革府兵制,建立雇佣兵制即募兵制的主张,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军队素质,提高了作战能力。至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军收复已沦陷多年的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等十三州;长城以北的拔也古、同罗、回纥等地也宣布取消割据称号归顺大唐;打败并俘虏了突厥可汗,收复沦陷三十七年的碎叶镇(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并击败吐蕃、小勃律,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拂麻(罗马)、大食(伊朗)诸胡七十二国震恐,纷纷遣使与大唐通好。七十二国,是《大唐六典》列举的开元时期前来朝贡的蕃国数。开元时期,长安、扬州、广州等城市聚集着大量从海陆丝绸之路来唐的胡商蕃客,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与政治联系的重要渠道,亚洲各国来唐的留学生络绎于途。不少外国人在唐玄宗的朝廷任职。这时的大唐王朝真正形成了万国朝宗的局面。
唐玄宗的开元时期,文教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李隆基曾组织鸿儒硕学在聚贤院校纂四部图书,即今之国家图书馆所采纳的图书分类。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编订的《大唐开元礼》,是最完备的礼制建设,稍后又完成了《大唐六典》的编纂,这是最完备的行政法典文件,为后世多朝借鉴。同时,提倡并大办教育,广泛设立公私学校。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超级大家都主要生活在这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