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乾隆年间的同性恋状元
清末上海《申报》中《赛金花遇贵二志》一段说:“名伶于庄儿之相好,如立侍郎、余御史等,皆以风流自命,自喜水旱并进者。于庄儿初为相公,乃‘旱路英雄’与立侍郎、余御史均有香火缘。”这里所谓“旱路英雄”和“香火缘”都是男同性恋的代名词。“立侍郎”系指当时的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立山,这么一个朝廷重臣,和优伶的同性恋关系公开地登了报,并视为风雅脱俗之事,可以充分说明当时男风之盛了。清代官员搞同性恋有两个特点:一是多拥有自己的侍童、侍官、侍员,常侍左右,以至荐枕席;二是玩弄优伶,蔚然成风。当时的京师大臣几乎无不以召伶侑酒作为夜生活之一,这种同性恋的活动连宫中太监、满族贵胄几乎无一不好。如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二《梨园色艺》中说:“京师梨园中有色艺者,士大夫往往与相狎。……近年闻有蜀人魏三儿者,尤擅名,所至无不为之风靡,王公、大人俱物色恐后。”
清代男风兴盛,除了和前朝相似的传统文化上之原因外,还有政治上之原因。其一乃出于满族被汉族同化之恐惧,满清统治者恐受汉族文化影响严禁满汉通婚,又在一个时期内严禁官吏狎妓,故同性恋成了一种合法之泄欲方式。其二乃乾隆之榜样作用,大清出了一位嗜好同性恋的乾隆皇帝,满朝立马男风劲吹、淫歌彻夜。其三乃明朝遗老遗少自甘堕落,明亡后不少遗臣和文士既不愿靦颜以事新主,又感回天无力,便披发佯狂,寄情声色以自娱,狎妇童、醉醇酒就成了政治逃避的方法。满清统治者也眼开眼闭,放任自流,毕竟溺于声色之好便无造反之心了。
以上就是关于乾隆年间的同性恋状元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