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初剃发屠城暴行祸起哪个汉臣
“剃发令”一下子触发了汉人的民族情愫。“原来对砍头都驯服得像一群羔羊,忽然间只因为要剃掉他头上一部分头发而怒吼如虎。”(柏杨《中国人史纲》)恶法逼人,本来渐趋平静的江南地区,顿时如水入沸油般四处暴散起反抗的怒潮。1645年6月28日,清廷再次传谕:“近者一月,远者三月,各取剃发归顺。”剃发成了绝对命令。如此野蛮的“留发不留头”,引发了江南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苏州开始,抗争怒潮波延而起,常熟、太仓、嘉定、昆山、江阴、嘉兴、松江,处处义旗,人人思愤。清廷江南前线的总指挥豫亲王多铎实行大肆镇压,江南胜地,顿时血流成河。
据史载,在常熟,奋起抵抗的市民被清军屠杀,“通衢小巷,桥畔河干,败屋眢井,皆积尸累累,通记不下五千余人,而男女之被掳去者不计焉”。七月初六,清军攻陷不肯剃发的昆山,屠城三日,“总计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堕井投缳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幸免者十之一”。顺治二年,清军在嘉定三次屠城,清兵“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丛棘,必用长枪乱搅”,“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清兵“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若见年轻美色女子,遂“日昼街坊当众奸淫”,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血腥屠杀之后,清兵便四出掠夺财物。“兵丁每遇一人,辄呼蛮子献宝,其入悉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献不多,辄砍三刀。至物尽则杀。故僵尸满路,皆伤痕遍体,此屡砍位能非一人所致也”。大屠杀持续了一日,约三万人遇害,“自西关至葛隆镇,浮尸满河,舟行无下篙处”。更有甚者,清军“拘集民船,装载金帛、子女及牛马羊等物三百余船”,满载而去。
以上就是关于清初剃发屠城暴行祸起哪个汉臣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