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功与赵构差距为何就这么大
这则记载绝非空穴来风,但皇后失身再嫁,有辱皇家门风,所以官史、私史都讳莫如深。而凡是了解韦氏底细的人,也都惨遭厄运。如,身陷金国15年的洪浩南归后,曾被赵构捧为“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但没多久就因“造为不根之言,簧鼓众听,几以动摇国是”而被被流放岭南(《系年要录》)。再如,跟随韦氏归来的官员白谔,也因“有燮理乖谬语,刺配万安军”(《廿二史劄记》);而作为“报谢使”赴金与完颜宗贤有过接触的王次翁,也被钳制口舌。
赵构为救母后,不顾民族大义
为了早日救回生母韦氏,赵构不断派使臣与金人谈判,提出只要如果金人放母南归,什么条件都可商量。最后,宋使王伦(1084~1144)带回了消息,说金人同意韦氏南归,并达成和议,但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宋对金奉表称臣;(二)、宋每年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三)宋割唐、邓、商、秦四州;(四)宋杀抗金大将岳飞。此外,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须遣使称贺,史称它为“绍兴和议”。
没想到宋高宗竟十分痛快答应了这四个卖国条件,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挽回生母韦贤妃及其徽宗、郑皇后、邢夫人三人的尸体。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韦贤妃在流落北漠15年后,随同三具棺材,一同回到了南都临安。立即被封为太后。
高宗不胜兴奋,大赦天下,认为秦桧杀岳飞有功,进封太师、魏国公。
其实,在原来的和议条件里,是没有杀岳飞这一条款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统帅完颜兀术再提议和条款时,加入了“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宋高宗赵构毫不犹豫地加以执行了。
以上就是关于成功与赵构差距为何就这么大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