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不乏以美色取悦国君的而荣华富贵一跃成为“白富美”的女人,也更不乏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取悦当权者而不可一世成为“高富帅”的男人。然而也存在着这样一小部分通过和当权者“搞基”而显赫一时的男人。
“搞基”是比较时髦的说法,其实质就是指男同性恋者,这个词的生身父母其实是“鸡奸”或者作“畟奸”,后来不知道经历了怎么样的基因变异从网络到生活被人们演绎成了“搞基”,不过现在“搞基”则更多的被指为感情较好的铁哥们之间的友谊。
在古代对男同性恋即“搞基”的称谓有很多,譬如“外宠”(区别于女人的内宠)、“分桃”、“龙阳”、“断袖”、“佞幸”、“嬖人”、“男色”、“男风”、“左风”(男左女右嘛)、“顽童”、“娈童”、“契兄”、“契弟”、“小官”、“垆子”、“邓生”等等雅号。
其中都是各有各的典故来由,如果都要一一说来,估计得需要洋洋洒洒几万言,所以就挑几个有代表性来说一下。
“爱我哉,忘其口味”分桃的好基友
中国有据可靠的最早的好基友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也是著名的昏君之一的卫灵公和其男宠弥子瑕。
卫灵公,姓姬,名元。性别男,爱好男。生于“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即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卒于哀公二年(前493年),享年四十七岁(搞基原来有这么大好处,沉溺于男色还可以活这么久,这个年龄在当时那个时代也算可以了)。
弥子瑕,名牟,子瑕是他的字。晋国国籍,曾经当过将军。其祖为晋灵公之弟,由于封地是弥,所以就以此为姓。(鲁)昭公二十三年的时候,弥子瑕被封为景伯(伯,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上国为公卿,下国为君,可世袭),被称为士伯。胡来又被派到卫国当将军(因为卫国当时为晋国的附属国,作为大哥,有保护小弟的义务)。
于是后来和卫灵公走得比较近,就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成为了好基友。有一次弥子瑕陪卫灵公去果园游玩,看看树上的桃子长得挺俊俏,就忍不住摘了一个吃,一尝味道果然好极了,于是他就把自己已经吃过的桃子递给了好基友卫灵公,卫灵公身为一国之君,竟然没有感觉到有何不妥,而且还很骄傲的说:“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意思就是说果然是好基友啊,有好东西吃还不忘让我尝尝。”
于是乎,“分桃”——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典故就这样在他们二人完美无缺的调情中诞生了。弥子瑕则因为这样一个有权有势的基友而显赫一时不可一世,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弥子瑕不惜违国家的法律,而私自动用卫灵公的马车回家。后来卫灵公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他真是一个孝子。
俗话说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弥子瑕年老色衰之后,和大多曾被国君宠幸过的女人一样,无情的被唾弃。
“龙阳君”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