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破译巴基球形成之谜
更新时间:2012-08-14 10:27
富勒烯又称巴基球,于1985年发现的继金刚石和石墨之后碳元素的第三种晶体形态。 因为它的外形结构很像美国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设计的美国万国博览馆球形圆顶薄壳建筑,因此得名“富勒烯”。 富勒烯(fullerenes)是一类由五元环和六元环组成的空心碳笼。其中五元环为固定数目12个,而六元环的数目不限。1987年,因发现富勒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Kroto教授提出了稳定富勒烯的“独立五元环规则”,他认为相邻五元环会带来较大的弯曲能,所以稳定的富勒烯碳笼应该不含相邻的五元环。这一规则因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而在富勒烯研究领域被当作公理使用。符合“独立五元环规则”的富勒烯被称之为常规富勒烯,反之则被称之为非常规富勒烯。
据报道,经过25年的探索,美国科学家们最近揭开了富勒烯家族中巴基球的笼状碳分子形成之谜。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国家高磁场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取得的这一成果,清晰地展示了巴基球是如何自组装成笼状结构的,其对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为探究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太空富勒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科学家们于1985年发现了富勒烯。富勒烯是完全由碳组成的中空的球型、椭球型、柱型或管状分子的总称,很像足球的球型富勒烯叫做巴基球,其含有60个碳原子。高度对称、性质迷人的巴基球分子最开始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25年来科学家力求破解的谜题。这一秘密一直保守至今的原因在于,C60分子是在高能条件下以极快的速度生成。“这一过程简直就是在瞬间完成的——要看到它们如何魔术般地生成,这几乎不可能。”该研究论文的首要作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系博士生保罗·邓克说。
研究团队采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来验证巴基球的形成,他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描述道:“我们先将业已存在的富勒烯分子与碳和氦混合,然后用激光轰击,并利用国家高磁场实验室的9.4特斯拉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对激光轰击过程中产生的几十种分子进行分析。我们惊奇地发现,富勒烯分子非但没有被摧毁,反而在生长。富勒烯能够从周围的气体中吸收碳并与碳相结合,自组装成笼状的巴基球。”
精彩推荐:世界最深的海沟 川岛芳子生死之谜 纳兹卡图案 刘邦崛起之谜
上一篇:球状闪电之谜
下一篇:科学家破解最大恒星形成之谜
-
最新研究表明:一夫多妻的男性更加长寿
来自140个国家的60岁以上一夫多妻男性比来自49个国家一夫一妻男性的寿命高12%。他将这项研究报告....
06-01阅读全文 >> -
铁勺瞬间变成灰,“地表最强酸”的魔酸有多厉害?
浓硫酸的腐蚀能力,可以说就是已经很强了,而“魔酸”要比它还厉害上亿倍,所以,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魔酸“要更厉害....
05-31阅读全文 >> -
比蜘蛛网更薄的太阳能电池,什么时候量产?
比蜘蛛网更薄的太阳能电池网页截图 4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家已经发明出一种比蜘蛛网更薄的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非常柔软,甚至可以缠绕在一根头发上。 这种超薄太阳能电池由镶嵌在塑料...
05-29阅读全文 >> -
导弹还是UFO?数千人称夜空出现神秘螺旋光线
2009年12月,挪威上空出现的神秘光束,之后被证实是一枚俄罗斯导弹发射失败,在高空中爆炸,所呈现的光线效应是爆炸残留物在大气层中形成的。 对于2009年12月挪威上空出现的神秘光束,经过人们...
05-29阅读全文 >> -
科学家提出哺乳动物21秒“排尿定律”
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称,所有的哺乳动物,无论膀胱体积大小,其排尿时间都大致为21秒。罗恩迪克(Ron Dicker)及其同事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动物园对许多动物进行了观察,并拍摄了许多视频...
05-29阅读全文 >> -
探秘全球十大海底火山,随时随刻都有可能喷发
全世界海底目前有5000座活火山,高度、大小各不相同。由于大地震动和冒烟等火山喷发的常见迹象难以,海底火山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以下就是全球十座最为壮观的海底火山。 1.夏威夷摩罗基尼坑火山...
05-29阅读全文 >> -
科学家创造出「猴猪混合体」几种真实存在的杂交动物
有中国科学家近日将猴子细胞加入猪只的胚胎中,成功孕育出全球首两只猴猪混合体生物,惟它们出生一周后死亡。....
12-10阅读全文 >> -
揭秘双缝实验为什么恐怖,科学家们伤透脑筋
世界上十大经典物理实验之一的双缝实验,让很多物理学家和科学家们伤透脑筋。双缝实验是一种光学实验,却有很多人说光缝实验其实很恐怖....
06-21阅读全文 >> -
人类玩坏过的逆天工程:震惊世界的五大“超级工程”
野心勃勃的人类曾为了达到自己各种各样的目的,秘密实施过许多耸人听闻的超级工程,这些超级工程无一不拥有毁灭世界的巨大力量....
06-20阅读全文 >> -
难以捉摸的球状闪电,探索250多年却一筹莫展
记述了一次球形闪电的实况,描述了暴雷运行的过程。球形闪电自天空进入“堂之西室”后,又从窗间檐下而出,雷鸣电闪过后,房屋安然无恙,只是墙壁窗纸被熏黑了....
06-05阅读全文 >> -
在飓风眼中非常的安全,风力相对较小且空气比较温暖
“飓风眼”是飓风中心一块比较圆的区域,那里风力相对较小,强风会从“飓风眼”向外延伸。这里的降雨量很少或者没有,有时候还能看得见蓝天和星斗,是表面压力最小....
06-04阅读全文 >> -
世界各国的飞行棺材,某空军装备了249架F-104战机失事96架
初次见到飞行棺材这个词还比较诧异,但是了解之后简直是哭笑不得,所谓的飞行“棺材”并不是会飞的棺材,而是飞机飞行失事太多,导致被誉为在天空中飞行的移动棺材....
05-29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