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4年至1987年,汉福德核工厂为众多美国核武器生产了大量核原料,其中包括世界第一枚原子弹以及那枚在日本长崎爆炸的绰号为“肥佬” 的原子弹。历经近70年发展,如今汉福德已成为美国污染最严重的核基地之一。清除这些污染费用估计高达500多亿美元。至少有16亿升放射性废水从该厂排 至汉福德周围的土壤里。
“放射鼠”至今在逃
大约6周前,汉福德核工厂327号大楼的热室(强放射性工作室)被迁出来,大楼整体拆除工作开始。本月初,负责核工厂清扫工作的承包商在大楼废墟附近的地面上发现多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兔子粪便。工作人员在厂区内捕杀了18只兔子,其中有一只身上沾有放射物。

仅仅两周之后,在同一地点工作人员发现又有数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老鼠粪便,据初步判断,它们是由至少一只以上的“放射鼠”排泄的。工作人员在基地内布设了大约60个捕鼠器。可是迄今为止只捉住了两只普通老鼠。
“灾区”人心惶惶
这些小动物很可能误食了同一种基地内生产的放射性物质———金属铯。工作人员曾在拆毁大楼时,喷洒了大量用于抑制建筑粉尘的清水,这些废水被兔子误饮。有可能老鼠随后也误饮了同一种废水。目前华盛顿州的居民们人心惶惶。
“放射鼠”或变“食人巨鼠”
有专家指出,“放射鼠”其实并不难识别,因为在黑夜里,它的全身会发出闪亮的荧光。不过有人担心,核辐射可能使老鼠产生变异,将来产生一个全新的鼠种———“食人巨鼠”。
传闻疑点? 切尔诺贝利曾出现食人巨鼠群 用军队消灭 1.这件完全能登上《自然》科学杂志上的事,在当时《自然》科学杂志上却没见记载。
2.基因突变的是无方向性的,就是说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也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变化,而几乎所有关于污染引起动物突变的传闻都是描述动物变得很大或者很可怕,所以这些传闻都可能是小说家一家之言。
3.已经有人不舍故土回到了辐射区里的隔离区,没报道那里发现了什么变得诡异的动物相反,切尔诺贝利的“石棺”成了一个动植物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