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有的相关案例都来自圈养哺乳动物或宠物。动物行为专家马克-贝科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野生动物就不会有心理疾病。贝科夫曾经在怀俄明州大提顿国家公园里见过一只行为极为古怪的野狼崽,他将这只小郊狼取名为“哈里”。贝科夫介绍说,“它不太像一只郊狼,它非常不合群,甚至似乎根本无法理解其它郊狼的语言或行为。它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其它郊狼相处。”2008年,他在《动物的情感生活》一书中指出,“哈里似乎患有郊狼自闭症。”当然,贝科夫的观点只是一种猜测。

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网络。

当大脑的神经元出现问题时,许多精神健康疾病也随之而来。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很难发现野生动物是否患有心理疾病,而且也难于验证。原因很简单,患有心理疾病的动物在野生环境中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它们并不需要像人类那样,患病时需要照料和帮助,因为这并不是那种一定要紧急完成否则就无法生存的任务。即使有人看到了某些动物似乎很悲伤或行为古怪,他们通常也不会去试图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更确切地说,很难判断一个似乎古怪的行为究竟是不是疾病的症状,也有可能是一次偶然出现的意外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确定“正常行为”的组成要素。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科学家埃里克-瓦伦德尔,“很明显这是一种疾病,动物心理出现了问题。”但是,如果一种动物经历了精神压力事件,又没有出现心理问题,那又如何解释呢?“作为一位人类旁观者,现在不清楚的是,动物的行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许其它的动物会说那是完全不同的。”医生可以询问患者感觉如何,但是动物无法告诉我们,它究竟是悲伤还是开心,它看到的是究竟是不是幻觉。“你能够做到的,只有对它们进行细致的观察。试想一下,如果你仅仅是通过观测来研究人类精神疾病患者,你也很难判断他们的大脑究竟怎么了。
面对这些障碍,科学家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从动物的基因着手。澳大利亚墨尔本弗洛里神经科学和心理健康研究所科学家杰斯-尼提亚纳塔拉贾认为,“许多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所知道的是,它们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遗传组分。”从抑郁到精神分裂,所有的心理和精神疾病都与异常行为有联系。这些异常行为与其它的行为一样,都受到基因影响。因此,首先要识别出究竟是哪些基因会导致人和动物的异常行为。通过查找这些基因的起源,我们就可以找到心理疾病的病根。
科学家不出意外地发现,与心理疾病相关的多种基因也与大脑功能有关。在人类大脑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体--神经元的突触,这是各个脑细胞间相互接触的结构,可以用来传输信息。突触与许多认知过程有关,如学习新事物或集中注意力。当大脑的这些部位出现问题时,许多精神健康疾病也随之而来。比如,许多自闭症儿童存在学习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发现自己很难形成条理分明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