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垩纪以第5次生物大灭绝结束,大气层中微粒遮辟了阳光,依赖光合作用的植物减少,草食性恐龙受到巨创,肉食恐龙也因缺乏食物而灭亡。颗石藻与软体动物遭受严重打击。杂食性、食虫性、以及食腐动物在幸存下来,如鳄鱼和哺乳动物,河流生物群落也得以保存。

古近纪(6500——2330万年前)中一段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或IETM)是地球最快的、强度最大的一次全球变暖事件,导致了大量物种急剧灭绝。在始新世中期开始的气候变冷,季节出现。始新世末期,落叶林覆盖北方大陆。

古近纪哺乳动物的迅速进化。蝙蝠和鲸出现,海洋中生活着孔虫、软体动物、六射珊瑚。淡水介形类大量繁育。植物更接近现代植物。

新近纪的气候类似现在,海生动物和陆地动物已接近现代,草食动物和一些肉食动物变大。海洋哺乳动物有鲸、海牛、海豹和海狮。最早类人动物在纪末出现。

第四纪(260万年前至今)气候变冷、有冰期间冰期明显交替。欧洲发生过五大冰期:多脑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相似,在更新世末期,北半球不少哺乳动物(如剑齿虎、猛犸象)灭绝。马、骆驼等在北美洲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