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8亿年前志留纪(4.38——4.1亿年前)开始,南极冰盖消融,低等维管束植物开始登上陆地,裸蕨类和石松类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陆生植物。到4.1亿年前,昆虫和蛛形类节肢动物出现,大海中也增加了有颌骨的鱼类--棘鱼类,三叶虫衰退,板足鲎类成为海洋最大的动物。

到泥盆纪(4.1——3.54亿年前),温带气候使得陆地和海洋的生物更加繁荣。这是“鱼类时代”,海洋被脊椎动物中鱼类,包括甲胄鱼、盾皮鱼、总鳍鱼等占领,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但到3.65亿年前泥盆纪晚期,气候再次冰冷,海洋生物再次面临巨创,这是地球第二次大灭绝事件。

石炭纪(3.54——2.95亿年前)中气温忽冷忽热,陆地覆盖蕨类植物森林,这些鳞木目和封印木属的植物是今天煤炭主要来源。泥盆纪时的无翼昆虫已经进化为有翼昆虫,辐鳍鱼类统治海洋,还出现苔藓虫动物门和单细胞动物希瓦格蜓和纺锤蜒,两栖动物出现。

似哺乳爬行动物兽孔类出现在二叠纪(2.95——2.5亿年前)二叠纪中、晚期和三叠纪,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出现许多新种类,二叠纪晚期,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筳类、三叶虫全都绝灭;腕足类也只剩少数种类。

二叠纪末,海平面下降、大陆漂移,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球爆发了第三次物种大灭绝,这也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此次彻底灭绝的动物包括:三叶虫、海蝎、重要珊瑚类群、陆栖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