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在尼雅遗址出土的两具合葬的古尸身上盖着以整幅织锦缝连的锦被,色彩斑斓,云气瑞兽间为汉文隶书“王侯合昏千秋万代宜子孙”。此物的出土是否证明墓主人即为当地的统治者呢?引人遐想的是,墓中男尸的右颈和右腿上为什么都有一道砍痕?他是在一次战斗中负的伤?还是恰恰由于这两处伤不治而亡的呢?这种种谜团,犹如尼雅命运之谜一样令人难解难猜。
1995年出土于尉犁的营盘男尸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个谜。我区考古专家周金玲、李文瑛两位女士根据出土文物推测身高1.80米、年龄约25岁的营盘男尸是一位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西方富商。然而,他又何尝不能是一位西方的使者?或者就是此地的国王?还有,他为什么要戴着麻质人形面具去另外一个世界?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死去了呢?是死于疾病?杀伐?抑或一个无法防范的阴谋……面对这一连串疑问,也许他会突然站起身来,揭掉面具,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讲述一个我们难以想象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尼雅考古发掘和尉犁营盘墓地的发掘都因其出土古尸及随葬品的重大考古价值,分别步入1995年和199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行列。
吐鲁番是我区古尸蕴藏量最多的地区,其中以阿斯塔那、喀喇和卓、苏贝希和艾丁湖古墓群最为著名。出土于1973年的张雄古尸是阿斯塔那墓地最为著名的一具干尸,张雄少袭父职,早年因平定高昌叛乱有功,被封为威远将军,后任左卫大将军兼司兵部要职。贞观初年,唐朝一统全国之势必行,张雄力主归服大唐,维护统一,但高昌王不听忠言,执意与唐朝对抗。根据记载,人们判断张雄因此而忧愤成疾,年仅50岁时不治而亡。这位初唐名将身材魁梧,据测生前身高一米八,其眉宇之间至今犹存威严、刚毅之风。但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西域名将,死后并不得安宁,不知何时他的墓葬被盗,他的头颅被盗贼打断在地,这仅仅是复仇行为呢?还是为了盗取他嘴中的珍宝?
“新疆出土的古代干尸及其遗物,不仅是研究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医学的珍贵资料,而且对进一步了解新疆古代社会和人类自身进化发展过程,都具有较高的价值。”穆舜英信心十足地说,随着我区考古专家对古代干尸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必将会将困扰在这些古尸身上的谜团逐一解开。
岩画之谜

在比较早期的考古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中的岩画,它们大多是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的遗存。新疆遗存的岩画有刻画和彩绘两类,主要见于高山牧场、中低山区,以及牧民们转场的牧道上。部分河谷地带也有发现。
这些岩画大部分凿刻在黑砂岩、花岗岩和板岩的岩面上,岩面大多朝东向阳,岩画采用粗线条的阴刻。彩绘岩画主要见于洞穴中,大多用一种储石色的矿物作原料,朱红彩、或黑、白色彩。岩画的主题有:
1.车辆画,表现御者徒步驾车,头戴尖帽,手执长级绳,作呛喝状。“车”以两个圆轮与长辔表示。拉车牲畜,作奔驰状,长尾系三角坠,头上有一长角。这幅岩画在阿勒泰岩画中是十分罕见的,它反映了阿勒泰古代游牧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生活侧面。在车辆之下,还刻有一些对羊图案。除此之外,还有格斗画、舞蹈画、神灵画等,如在富蕴县唐巴勒岩洞中发现一幅彩绘岩画,上部绘两个同心圆,旁绘云彩图,下部绘一人头像,头戴插翎的帽子,额部绘有几十道短线,脸部给眉、眼、嘴,未绘耳朵。与此相似的画面,在内蒙古阴山岩画中也有发现。岩画上两同心圆,旁有云彩,应代表日、月,下面奇异的人头像,似为神灵。原始的宗教观念常表现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新疆北部发现这类岩画,同样反映了这一点。应该指出,确定岩画的时代是~个复杂的问题。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古代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发展不平衡,有的岩画可能是铜石井用时代的产物,有的岩画的时代则可能在公元前后,还有的岩画则可能产生在公元十二、三世纪,甚至更晚的时间。
2.动物画,最常见面的是牛、马、羊、鹿,也有狗、熊、骆驼。如霍城县干沟岩画,在一块岩石上刻有形状不同的十七只大头羊和山羊,其中一只体形较大的山羊,羊角较长,一角向后弯曲,一角前翘,惊觉地抬头注视前方,粗矿的线条勾绘出了一副草原生活景象。
3.放牧画,这类画在北疆的裕民、富蕴、哈巴河等地都有发现。如哈巴河县发现一幅岩画,画面有众多的岩山羊,还有鹿、骆驼等,大小参差、缓慢行进,畜群之后有一猎狗尾随。两名放牧者,一上一下步行于畜群中。上边一人手执长鞭,下边一人似戴一尖帽,两手张开作驱赶状,画面生动活泼,反映了游牧生活面貌
4.狩猎画,常见画面是错人手持弓箭向猎物射击的形象。如撒尔乔湖的一幅狩猎图,画面有一猎人,双手前曲握住弓弦,他所射出的箭已击中了一头黑熊,黑熊挣扎逃窜,猎人则紧追不放,画面形象清晰,神态逼真。
有的岩画在悬崖峭壁,当初是什么人、是怎样刻上去的……无人知晓。
麦田圈古巨石堆建筑之谜

被认为是“神秘现象”的麦田圈是指由于不明原因所致的各种有规律的巨形图案,因主要在麦田中出现,故称“麦田圈”。自从80年代开 始,己经有不少麦田圈被发现过,目前世界各地发现各种“麦田圈”现象有2000余次,其图案有单一的圆,或者是由圆圈组成的连环,或者是其他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如哑铃状、新月状、车轮状等,在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都曾有出现。根据研究,发现倾倒的麦秆并没有明显的损伤,确定这些是由强大的能量作用产生的。在麦田圈的麦田周围没有任何足迹 ,麦秆的弯曲方式可以断定不是用脚压出的,早已排除人为的恶作剧。经过长期的调查,科学的理论无法解说,譬如麦田圈是谁做的?这些能量从而何来?
分辨麦田圈是否人为恶作剧最易不过,因为非人类制作的麦田圈有几三大特点:一)完全没有破坏痕迹,一粒也丝毫无损地被压下而改变方向,并非践踏或机械屈曲而成;二)麦秆弯曲位置的炭分子结构受电磁场影响而结晶,但仍然能继续正常生长,绝非人类科技可及;三)麦田圈的幅射量与附近正常的麦田有明显不同。
自从1980年起,英国的农田在成熟季节便出现各种奇趣圆形图案,如几何图、动物、古文字、星系图、混沌数学图、肝炎细菌图。圈内麦秆有层次、工整地弯曲倒下,高空看下好趣致!圈内麦子多产40%、土壤有微量幅射、且常与UFO出没有关,有人亲睹稻田图形在三秒钟内形成、更有人拍下麦田圈瞬间成形途中,上空的而且确有一群UFO飞来飞去十数秒的片段。此外,奇怪的是麦田圈上的植物没有折断的痕迹,只是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不寻常变化。种种分析显示,麦田圈由强大能量作用于瞬间中产生,当中隐藏了数学、化学、分子科学讯息,故此,极可能是地球以外的高科技生命体所为。说到这儿,大家不难联想到“麦田圈”实际上就是外星人的飞行器所致吧。外星人生活在与我们人类不同的空间,人肉眼看不见,它们拥有比我们人类更发达的科技,所以它乘坐的飞行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偶尔给人类显现一下它的存在。
楼兰之谜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完成了罗布泊西部的探险开始返程。这时,他和他的维吾尔族向导阿尔迪克发现用于考察的一把铲子遗留在了营地。阿尔迪克返回营地寻找时遇到了风暴,迷失了方向,但却在迷途中意外地闯入了一座古城,他发现了许多文物和雕刻精美的木板、古代铜钱。斯文·赫定对阿的发现大喜过忘。1903年,斯文·赫定进入了这座古城,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回国后,他向世界宣布,他发现了中国史籍记载的著名的楼兰城。他的发现震惊了世界。
精彩推荐:悬棺 水晶头骨之迷 百慕大三角之谜 北纬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