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他:“小毛人是怎样把你吊到树上的﹖”
“他把我用绳子从脖子后面勒住,从前面吊起来的,我的脖子都挂破了,痛了很久,还结了疤,过了好多天才好。”他指了指他的脖子左侧后面
尼雅之谜
尼雅古城遗址
本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这就是被称其为东方“庞培城”的尼雅遗址。
东汉时期,名将班超为抗击匈奴稳定西域,曾带随从驻扎西域数十年。他利用杰出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联合当时的西域36国抗击匈奴的侵略,威镇西域数十年,留下了“投笔从戎”的千古佳话。有人提出,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接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国王属下有将军、都尉、驿长等。精绝国虽是小国,但它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书所描述精绝国所处的环境是:“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苇茂密,无复途径”。从文寥寥数语中显然可以看出,当时的精绝国是一片绿洲。公元3世纪以后,精绝国突然消失了,斯坦因的发现又使精绝国惊现于世。
然而,精绝国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它为何被埋没于滚滚黄沙之中?为什么璀璨的绿洲变成了死亡的废墟?为此,历史学家们既困惑不解又争论不休。许多人认为,尼雅之所以被废弃埋没于沙海之中,是因为尼雅人大肆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至使水源枯竭,风沙肆虐,绿洲消失,最终被淹没于茫茫沙海之下。也有许多人对此持疑问和否定的观点。
为了揭开这千古之谜,1995年10月,中日两国考古学家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了对尼雅遗址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此次挖掘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收获最为丰硕的一次,被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文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这次考古价值最高的发现是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织锦和写有佉卢文的木简函牍。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质地厚实,纹样瑰丽流畅,色彩艳丽,世所罕见。大量的佉卢文档案也让考古学家们喜之若狂。
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公元l—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但是问题在于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它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历史学家们摸不着头脑。
最诱人的当然是佉卢文木牍的内容。解读它们发现,尼雅王国长期受到来自西南方SUPIS人的威胁与入侵。可以说,尼雅王国是在预感大难临头中,忧心忡忡地度过了最后的日子。木牍的文字表明SUPlS人对尼雅王国的威胁到入侵是一步步地加深,如"SUPIS人之威胁令人十分担忧,余等将对城内居民进行清查“:”现有人带来关于SUPlS人进攻之重要消息“:”现来自且末之消息说,有来自SUPIS人之危险……,兵士必须开赴,不管有多少军队……“显然尼雅人无法抵御强大的SUPIS人的进攻,”SUPIS人从该处将马抢走“:”SUPIS人抢走彼之名菩达色罗之奴隶“。考古学家们在这个沉睡了1600年的废墟上,看到了宅院四周尸骨累累,内部各种遗物四处散落,房门敞开或半闭。用来存放佉卢文的陶瓮密封完好没有拆阅,储藏室里仍有大量的食物,甚至纺车上还有一缕丝线。这一切似乎告诉人们尼雅王国在面临长期的入侵威胁后,遭到了惨重的致命一击,甚至没有留下最后的文字记载。
东汉末年,汉朝国力日竭,东汉官兵撤离西域。中原陷入长久的分裂与战乱之中,西域出现了政治真空,西域各国也陷入了弱肉强食的杀阀争战中。弱小的尼雅最终淹没在这血腥的撕杀中,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则透出尼雅人心归中国祈盼和平,也让人们面对这千年织锦,为尼雅的命运扼腕叹息。
但是在各种史书上从来没有关于SUPIS人的任何记载,这个凶猛好战而富于侵略性的民族会是些什么人?尼雅王国后裔们的命运如何?这些未解之谜让历史学家们苦思不得其解,而尼雅王国的最后归宿,又令人嗟叹不已。
干尸之谜

“这并非什么难事,类似工作也不是首次在新疆古代干尸身上进行。”当听说有一男一女两具已沉睡千年之久的新疆古代干尸的容貌于4月25日被吉林考古专家复原的消息后,我区有名的考古学家穆舜英道出了上述话语。
这两具干尸是上世纪初日本探险家大谷光瑞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盗掘文物中的一部分,后被旅顺博物馆收藏。此次复原工作是吉林省考古专家运用电脑三维技术进行的,历时20天。
从复原图上看,男性干尸生前长相儒雅,为45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其胡子、头发、眼睫毛、眉毛都有,胡子明显修过,十分整齐;女性干尸为一体态丰满的成年女性,其鼻子、嘴、牙齿都较小,眼睑长,是典型的丹凤眼。“早在1987年,我区有名的古代干尸——楼兰美女便在日本专家的协助下现出了当年容貌,我区还在几年前派出考古人员前往北京专门学习过复原古代干尸容貌的技术。”穆舜英介绍说,我区目前之所以没有全面开展古代干尸的复原工作,是因为我区对古尸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困扰在新疆古代干尸身上的谜团等着考古人员去破解,而这些工作比复原干尸容貌要重要得多。
提起新疆古代干尸,人们常把它们称作“木乃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称。据国内外已有的发现和研究,古尸大致可分为干尸、湿尸、冻尸、腊尸和鞣尸几种类型。新疆出土的古尸均属于干尸类型,它是一种未经人工处理而在新疆干燥、无菌、高温的特殊条件下自然形成的干尸。这种干尸既有别于古埃及发现的经过人工防腐处理后形成的“木乃伊”,又迥异于在我国内地出土的在棺椁内盛放石灰、木炭之类干燥剂后形成的干尸,而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
由于新疆位于古丝绸之路要冲,在历史上又是各种族、民族迁徙、交汇和融合之处,再加之这里气候干燥、雨量稀少等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新疆一跃成为世界上拥有各人种古尸最多、天然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其中仅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干尸总数就达近千具之多。
干尸在新疆分布极广,南疆居多北疆略少,蕴藏其中的神秘色彩各有洞天,因尸而异。穆舜英等考古专家于1980年4月在罗布泊北端铁板河附近发现的一具女性古代干尸颇为有名。它就是因其体型优美、长发披肩、容貌超群而在后来扬名中外的“楼兰美女”。
“楼兰美女”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年代最早的一具,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眼大窝深、鼻梁高窄、下巴尖翘的“楼兰美女”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然而,关于此尸所代表的人群具体属于何种种族类型以及他们生前是当地土著还是从他处迁徙而来等问题至今在考古界仍众说纷纭。
1985年出土于且末的一具婴孩干尸颇为引人注目。这具婴尸距今约3000年,年龄不到1岁。令人费解的是婴儿的双眼均盖有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石片,这是一种原始宗教的残迹?还是为了遮挡风沙?抑或保护灵魂免遭散逸呢?
精彩推荐:贵阳空中怪车 埃及金字塔之谜 成吉思汗陵 灵异事件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