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户外登山行动中,尽量保持一种稳定的节奏,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让自己保持“持久力”。
全脚掌,稳踏步减少腿部压力避免肌肉痉挛
很多初学,者在登山过程中会出现腿部肌肉抽筋的现象。
这是由于步行过程中脚掌踏出时没有全脚掌着地,或是全脚掌着地但没有选好踩踏点导致脚下没有踩稳出现的现象。
曾有专家指出,我们的大腿,正常平均承重35公斤;而我们在进行户外运动时,腿部所承受的压力,是人体重量的5倍以上!
也就是说,我们在户外登山时,腿部独自承受着我们身体和为保存平衡引起的巨大压力。
而研究表明,全脚掌着地,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身体重心更稳定,还可以减少调整身体重心过程中腿部受到的压力。
因此,建议登山初学者,走山路的时候,尽量全脚掌着地,选择踏点稳定的地方行走。
上坡外八字,下行重后脚有效预防膝盖损伤的发生
很多初学者们没有经验,遇到坡度大的斜坡时,依旧按照平时徒步的方法行进,把脚竖直放在斜坡上,导致脚尖位置高于脚跟,脚踝则难以快速和有效地协调,进而使身体失去平衡。
但如果采用外八字行进,双脚向两边横向踩,使脚尖与脚跟之间的高度几乎相同,脚踝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摆动,并实现平衡身体的作用。
因此,在遇到大坡度斜坡时,记得要用外八字走法。
而在下坡时,即使是缓坡,也要注意,要先弯曲膝盖和身体保持轻微后仰,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后脚之后,再踏出向前的一步。
这样,即使脚下踩空或是打滑,你也能马上恢复平衡,防止跌倒。
另外,下坡步伐尽量采用小碎步,能防止摔倒,同时还能有效预防膝盖受伤。
要知道,不正确的登山活动对膝盖影响可不小;而膝盖保护,预防损伤更重要。
高台地,切莫跳降低重心最安全
在户外登山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同膝盖一样高的台阶地,或是忽然变陡的坡地,碰到这种落差比较高的台阶地形时,切记千万不要向上或向下跳。
向上跳,双脚着地时可能踩空,会让膝盖遭遇剧烈撞击;向下跳;双脚着地时可能滑倒,出现扭伤脚踝的情况,甚至还可能发生骨折。
正确的做法是利用边上树根类的植物,紧紧抓住,稳住身体重心后再向上或向下前进。向下的话,还可以坐在地上慢慢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