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难解的谜团: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
更新时间:2017-03-08 22:43
千年难解的谜团: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
老子西出函谷关是一个千年难解的谜团,传说,老子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蔓延三万余里,尹喜惊为天人,请求老子收为徒弟。此后老子交给尹喜五千字真言后飘然离去。史书在这里戛然而止,老子究竟去了哪里?这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们。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著成了千百年来令人百读不厌的“天书”——《道德经》,圣人孔子曾向他问礼。他,就是主张“无为而治”的圣贤先师老子。他为何名为老子?又为何西出函谷关?出关时为什么骑牛而非马?牛为何是青牛而非黄牛?出关后他又去了哪里?这一切谜题都有待揭晓。

老子出关图
老子为何出关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李聃,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据说他的耳朵又长又厚(今天说大耳有福就是因他而来),故名耳,又名聃,母亲怀孕81天后于李树下生了他,一出生他便童颜鹤发,像个老头,故取名老子。
老子曾在东周做“守藏室之史”,就是收藏馆的馆长,里边藏有“三皇五帝之书”等极为重要的史料、珍宝。只是老子生不逢时,周景王去世后,王室起了内讧,王子朝做了叛贼,从收藏室中偷走了很多典籍宝物,逃到了楚国。老子是馆长,又是楚国人,岂有不受牵连的道理。他只能逃出都城洛阳,西出函谷关。
古代出关需要有关牒,类似于今天的出国签证,可是老子擅离职守,又处于一个可能受到牵连的尴尬地位,无论如何也难以向朝堂索要关牒。所幸的是,老子在当时就已经小有名气,不少文人墨客都对他十分敬重,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就是其中一个。
当老子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尹喜第一眼就将其认出。根据《四库全书》记载,当时尹喜看到紫气浮关,知真人也,迎之,乃“老子乘青牛而过”。《史记·老子列传》中也有类似记载,“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

老子出关图
令人奇怪的是,古人外出多骑马,而史料及图画中的老子出关骑的却是牛,而且是青牛。
“骑青牛”也是有原因的,古人认为“青”是东方青帝的代名词,“主春”,给大地带来生机,代表东方。老子离开周室,西出函谷关,后人称其为“东方圣人”,用青色正好取其东方之意。这样,骑着“青牛”的老子就可理解为来自东方文明的使者,带着博大精深的阴柔哲学,去感化蛮味十足的西方,与后世的“教化胡人说”相得益彰。
老子出关所去何处
老子出关后,《史记》言,“莫知所终”。于是,老子出关后的去向也成了历史谜团,古来学者众说不一:
教化胡人说。《后汉书·襄楷传》载“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是说老子到西边教化胡人,后来成了佛。老子讲柔能克刚,出关骑的是性格温驯的青牛而非以速度著称的烈马。胡人是游牧民族,刚烈好战,老子出关或许就是用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去教化胡人,只是在西部没有找到任何痕迹证明此说。
临洮成仙说。此说认为老子晚年在甘肃临洮修身养性,闭门炼丹,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成仙。当然,成仙纯属无稽之谈,居住倒是很有可能。栾川隐居说。这种说法认为老子出关后,没有西去,而是调整方向,经卢氏,到了风景秀美的栾川隐居了,所以才有了老君山。今天的老君山上有残碑为证,为了纪念老子,此处还有老君河和老君庙等。

老子出关图
与西去说相反,《庄子》、《韩非子》、《礼记》等古书记载离开周室后,老子并未西去,而是东去回老家(今河南鹿邑)隐居。很多人认可这种说法,因为炎黄子孙看重的是落叶归根,而且史料中有“孔子问礼”的记载,老子故乡与孔子故乡相隔不远,这为孔子问礼提供了相对便利的交通。不过,现实中没有切实的证据验证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真真假假的传说,已经严重影响着什么的判断了,或许人们更加愿意相信他走入的是另一个传说中的世界,但是,考古学需要的更多是实物和原始资料的搜集,因此,西出函谷关后的老子究竟去了那,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挖掘。
-
解密宋仁宗为什么无子的真实原因? 竟是装修的问题
在位期间使得宋朝的经济达到顶峰,被称为“仁宗盛治”。但遗憾的是他一生当中没有一个儿子,最后只能让旁系中的赵宗实成为了自己的继承人。....
05-29阅读全文 >> -
刘备临死前提拔一员虎将,竟为蜀汉续命20年
刘备入主益州收回汉中之后,刘备把汉中这个重任交给了魏延,而魏延也让刘备不是所望,不过在刘备临死前还暗中提供了一员虎将。....
05-24阅读全文 >> -
柏林墙延伸将近43公里,东德人为何要逃离?
有长达近30年的时间,柏林不只被意识形态分隔,也被一堵蜿蜒切穿城市的水泥围篱所隔开──那是一个冷战的丑陋象征。 仓促筑起、又在抗议声中拆除的柏林围墙,长约43公里....
12-12阅读全文 >> -
有人说万历三大征加速明朝的灭亡,真相是这样吗?
提起万历三大征我们大家可能并不是十分熟悉,他是万历皇帝统治期间明朝对外的三次比较重大的军事行动,虽然万历三大征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是非常高但是它为明朝所做出的贡献却是非常之大。....
12-10阅读全文 >> -
他是一位得道高僧,活了120岁,慈禧太后都要跪拜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
12-09阅读全文 >> -
民国第一欲女余美颜的传奇一生,丈夫登报说其“放荡不羁,挥霍无
在睡了3000多名男人以后,这位名叫余美颜的荡妇人死了,她本该被历史谨记的,可数十年来,她似乎早已被遗忘了。....
06-26阅读全文 >> -
玉体横陈的典故讲述古代第五美女冯小怜结局
据相关记载冯小怜也是我国一等一的大美女,是除了四大美女的第五美女,玉体横陈的典故就是来源于她,不过最后的结局以及人生之路也是相当之凄惨,看了都为她感到不值!....
06-19阅读全文 >>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性恋皇帝,汉哀帝刘欣的断袖之癖
在汉朝除了刘邦、汉武帝刘彻之外,还有个比较“有名”的皇帝,那就是汉哀帝刘欣,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性恋皇帝,汉哀帝断袖之癖的典故到至今都是广为流传....
06-14阅读全文 >> -
熙陵幸小周后图,元朝画家为抹黑宋朝皇室所作
在我国古代时期流传曾是流传出很多春宫图册,比如唐朝时期的春宵秘戏图、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熙陵幸小周后图等等,都是属于“春画”种类,而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便是南唐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册”....
06-11阅读全文 >> -
朝鲜妖女金介屎,朝鲜亡国三大妖女的下场
说到金尚宫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金介屎这个人懂点朝鲜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金尚宫原名金介屎乃朝鲜三大妖女之一是与张绿水、张禧嫔齐名的人物哦!那是相当的坏....
05-24阅读全文 >> -
细数古代流行的壮阳秘方:纵欲过度而死皇帝比比皆是
刘骜身体虚弱,雄风不再。赵飞燕就将慎卹膏(疑为“寒食散”)献给刘骜,吃了这种药可以数幸而不倒,倒让刘骜再度淫乱起来。....
05-23阅读全文 >> -
隆胸竟从唐代开始盛行,唐朝男人最爱大胸美女
古代科技不发达,妇女胸部大多依靠自然生成,人们的审美似乎不注重胸部。那么,历史上有没有人喜欢大乳房美女呢?如果是这样的话....
05-17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