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太宗为何得了神经衰弱?
太宗因失信于泾河龙王,其魂魄被“勾”到地府。他本该在阴间受点惩罚,但“丰都判官”崔珏受魏征之托付,使太宗权当是在地府观光旅游了一番,并无大碍。对此,明代西游的评家李贽先生就戏谑地点评道,连阴间都需要有关系,关系到位了,不管人间阴间,什么事情都可以摆平。的确如此,就连在阴间的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也趁机告发太宗,最终也因崔珏相助,化险为夷。
此外,崔珏还把生死簿上李世民的阳寿,由死于“贞观十三年”改为“贞观三十三年”。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历史上,李世民就贞观一个年号,共二十三年,干了二十三年他就翘辫子了。崔珏之举,居然把历史上的贞观这个年号都增加了十年。泾河龙王虽有点冤,但太宗却一切皆大欢喜。
这些都是魏征的“功劳”,也是他在为太宗治病,让太宗可以释怀一些,可以在地府都获得极大的谅解与承认,并自我安慰,减轻负罪感,缓解压力。可就算魏征再有能耐,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太宗神经衰弱的老毛病。而且,多十年的阳寿,对于太宗来讲,也并非都是好事,他的神经衰弱会跟着延长十年,痛苦会增加十年。很多时候,人一旦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会终生难以痊愈。尤其是太宗,“心病”已然根深蒂固。
虽然在“门神”的守护下,太宗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他的病还会长期反复发作,需用新药和猛药。
这不,在阴间接受“心理治疗”后,太宗回到阳间,继续治病。他遵照崔珏的嘱咐,进行大量财政投入,集合各地高僧,大办“水陆大会”,以超度包括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内的诸多“冤魂”。这种治疗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集合各地高僧,太宗才得以认识唐僧。而唐僧的西天取经,既是为太宗“赎罪”,也是为他找一剂治疗神经衰弱的偏方。其实所谓的偏方,说到底还不如几颗安眠药。
以上就是关于唐太宗为何得了神经衰弱?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