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萨尔浒战役,万历皇帝的丧钟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大明整理出的征讨努尔哈赤的大军正式誓师开拔,号称四十七万,实际二十万也没有的队伍,直逼女真老窝。杨镐是这么打算的,兵分四路——
北路军队,大约一万五,由开原总兵马林带领,主攻北面。
南路军队,大约一万,由辽阳总兵刘綎带领,主攻东南。
中路军左翼,也是主力军队,由时任山海关总兵的杜松带领,西面进攻。
中路军右翼,由辽东总兵李如柏带领,南面进攻。
这四路军队分别从四个方向进军努尔哈赤的老窝,分别打过去后,预计在二道关进行胜利会师,然后一举前进,共同拿下他最后的巢穴赫图阿拉。这个计划看似很完美,但实际上漏洞百出。第一,四路军队分别进击,人数不同,水平不一,难保路上不会遇到不一样的情况。出临时状况了怎么处理?第二,这一路各打各的,怎么可能那么精确地保证四路大军可以同一时间到达二道关?第三,就算几个人赶路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大摇大摆杀进努尔哈赤部的心脏地带,难不成八旗军还会让他们走高速一样能够一路畅行?万一路上来个全军覆没啥的,断一个大口子可就是大麻烦了。不知道杨镐怎么想的,一个连我都能看出来的不可实行的计划,堂堂一个总指挥想不到吗!打仗最忌讳的分散、纸上谈兵、变数多发,在这全体现出来了,明军根本就是在拼运气,露出了一大把软肋似乎就是等着努尔哈赤各个击破。说好的会师还有可能实现吗?
二月二十九,明军主力出战,杜松率领着中路军一路赶到了二道关附近的萨尔浒,中路军力量最强,也最自信,一心想着多多歼敌,在萨尔浒山东边有一条河叫苏子河,而苏子河对面是界凡山,界凡山上就是女真的一支队伍,在修筑防御工事。杜松见到敌人很是兴奋,他决定把界凡山攻下来当营点。于是,这名勇敢的将领带着两万人过了苏子河准备攻山,剩下的士兵则驻扎在萨尔浒随时等待调遣,支援先锋队伍。
以上就是关于萨尔浒战役,万历皇帝的丧钟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