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张良更有才华的沮授为何被埋没
袁绍听了沮授的意见,很高兴,说,这些都是我的心里话啊。于是让沮授担任监军,官拜奋武将军,成为袁绍帐下的第一高官。
几年之后,沮授的前四个建议,袁绍都照做了,唯独第五个,迎接汉献帝,恢复汉室宗庙给耽搁下来了。
一开始,或许是董卓在世,军力强大。可不久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汉献帝在长安受尽了郭汜、李傕的蹂躏。郭李二将狗咬狗,汉献帝得以逃亡河东,一路上吃尽苦头。此时,沮授再一次建议袁绍迎接汉献帝。
沮授说,将军您四世三公,几代都是忠义名臣,现在皇帝遭难,宗庙毁坏,看那些其他的诸侯,表面上说自己是为了大义而起兵,其实都想消灭对方,夺取利益,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心里有皇帝,有百姓的。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上安定了下来,有一些实力了。就应该前往迎接汉献帝,让天子在邺城建都,然后挟天子令诸侯,蓄养士兵战马来征讨那些不臣服的诸侯,这样谁又能阻挡呢?
袁绍一听,挺有道理的,就下令照办。
可后来,郭图、淳于琼两位谋士跑得来,告诉袁绍说,汉室衰微,已经很久啦,现在还要想复兴汉室,不是太难了吗?况且现在天下英雄割据州县,士众动辄几万,就像是前人说的,“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如果我们迎接天子到我们这里,做什么事情都要上表请奏,听从皇帝的,自己的权力就会变轻;不听从皇帝的就会被人说成抗拒命令。迎接皇帝,可不是什么好计策啊。
袁绍一听,也挺有道理啊。迎接汉献帝的事情就搁置了。
沮授五策中,四策是教袁绍如何才能壮大自己,第五策则是为复兴汉室伏笔。沮授的心中,忠于汉室是人臣大义,作为四世三公的袁绍,世代蒙受朝廷恩惠,就算是其他人反叛,唯独袁绍不可以反叛。
以上就是关于比张良更有才华的沮授为何被埋没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