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么说仍不足以表现吕布的可贵之处的话,那么辕门射戟却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吕布的真性情。
当年,袁术派大将纪灵征讨刘备,而刘备当时只有五千人马,要抵抗纪灵大军无异于自取灭亡。刘备没办法,只好向吕布求救。但吕布此时同样也收到了袁术的来信和不菲的物资,条件就是让吕布不要插手袁、刘两家的事。面对两边的来信,吕布是左右为难,这时陈宫就说:“刘备虽受困,久后必纵横,乃将军之患,请休救之。”一听此言,吕布不仅没有盲从,反而表现得异常清醒,说:“袁术若并了刘备……吾已在术图中也,不得不救刘备。”如此看来,吕布也并非有勇无谋之辈。
问题是怎么救才能两全其美呢?最后,吕布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于是,先把刘备和纪灵请到军中,说要与两家“解斗”,然后将方天画戟立于辕门之外说道:“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吾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就此罢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营安排厮杀。如不遵吾言者,并力杀之。”结果吕布神射,一箭正中画戟小枝。有言在先,纪灵也没有办法,只好忿忿地回去向袁术复命去了。从这件事上看,吕布分明还是向着刘备的,自己的箭术如何怎么会不知道呢。
按说,对于刘备的求救吕布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坐收渔翁之利。但吕布人实在,见人家有求于己,就想好人做到底,救人于困厄。亏得吕布如此用心良苦,一再对刘备施以大恩,而到了自己有难的时候,刘备却火上浇油,唯恐吕布不死。大难临头,求生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但当吕布被缚白门楼请求刘备为之说情的时候,刘备却不阴不阳的来了一句:“明公不见事丁建阳、董卓乎?”此言一出,直接把吕布送上了断头台。
由此可见,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就像吕布,虽然名声不好,但心地却并不坏,只不过很多时候过于实在,做了人家的“替罪羊”而已。倒是一向以仁德自居的刘备,现实生活中却最是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