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清廉的唐朝宰相阴间转一圈起死复生
卢怀慎由于甘守清贫,所以他头脑时刻保持高度清醒,在初唐后期呈现经济社会兴旺之象的时候,奢靡之风随之兴起,奸险小人为了忽悠朝廷和皇帝,就吹嘘说现在是太平盛世好日子。卢怀慎当时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就是负责考核和提拔官员的官,他对自己非常欣赏的干部宋璟和卢从愿等说:老百姓感到自足,说自己赶上了盛世享太平,咱们当官的可不能这么想,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惕,稍微一放松,就被裹挟到奢靡昏昧中去,不能自拔。他还告诫这些人,我们要竭诚尽力辅佐皇帝,我们稍微一松懈,小人就乘机钻营到皇帝身边去了,本来现在国家安定,作为皇帝自然就会放松,这样就给小人以机会。我听说现在各地都派人到京城驻扎,专门跑关系,这是很危险的,不好好干事,专门跑关系,干的无疑都是坏事。一旦小人在皇帝身边站住了脚,就很难清除,小人由于利益,还会结党,只有结党,才能营私。小人就像奢靡的生活一样,很容易让人着迷喜爱。卢怀慎的告诫,被若干年后的唐文宗深有感触地证实了:“去河北贼(安史之乱)易,去朝中朋党难。”
卢怀慎针对官员的升迁任用存在的问题,给皇帝上书,他讲的道理,即使千古之下,也不过时——他说:官员们在皇帝面前千方百计争宠求升迁,而不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这样必然贪图贿赂,又相互激发追求奢靡之心,因为只有奢靡是不能够满足的,不满足就有了投其所好的机会,这实在是国家和政事的极大祸害。臣发现朝廷内外官员中,有的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侵害平民百姓利益,给皇帝和朝廷聚恨敛怨的官员,虽然被查处、流放或贬官,但没多久就很快就异地当官,甚至升迁,朝廷只是粗略表示一下惩罚而已。这些官员有的经此轻惩薄处,被贬斥,内心自暴自弃,放弃了理想和健康的价值观,贪财聚敛更加变本加厉,不顾其身,根本没有侮改之心。圣明的皇帝,如果用犯过错误的官吏治理一方,等于是给奸人贪官乱施恩惠而遗弃出卖了一方百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方州郡,哪个地方的百姓辜负了皇帝您和朝廷的圣明教化,要倒霉承受这种坏人的恶政呢?尤其是边境地区,本来多民族杂居,情况复杂,自古以来容易闹乱子而难于长久安定。如果治理这种地方的官员没有德行和才能,就会加剧这种地方的动乱。而被贬斥到这种地方的官员,他们贪受妄用而荒怠政事,朝廷念他们远在边鄙,不予苛求,在花钱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就养成了他们无论如何奢贪婪都觉得国家欠他们的。而那些没有希望再升迁的人,就更加利用这种机会奢靡享受,贪贿聚敛。一般来说,平凡之才都不可用,何况奸猾贪婪的官吏呢?臣请求对那些因贪赃而被停罢官职的人,罢官不到数十年,不得赐思重新录用。《尚书》说:“识别善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就是关于最清廉的唐朝宰相阴间转一圈起死复生 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