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宫廷离奇的“代孕”秘闻
外婆家多了一位伶俐的生面孔,身为皇太孙的小屁孩朱瞻基自然欣喜,于是隔三岔五,就往外婆处讨糖吃。于是,两人自然成了青梅竹马的一对。不过,在偶像剧桥段里,青梅竹马往往是不会开花结果的。棒打鸳鸯的,正是当时天子明成祖朱棣。兴许就是中了偶像剧的毒,我们的朱老爷子,偏要给宝贝孙子指定一场浩大的婚礼。于是,这正室的名分,硬生生地给了济宁人胡氏。
老爷子做了主,做孙子的自然要依得。当然,熬过了祖、父两辈,明宣宗朱瞻基终于到了登基的时宜。自己当家作主了,接下来朱瞻基同志要做的,自然就是想方设法地把孙氏这位昔日宫中的小伙伴转正。可是,先祖定下的正室胡氏,终究无过,拿定皇后“职称”实属应该,于是,明宣宗一个权衡,许了孙氏一个贵妃“职称”。
可捧着贵妃这“岗位证明”,对于孙氏而言,却不是一桩保险的事。原来,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他老人家那一辈子,老寻思着光宗耀祖的事,于是别有心思地传了一条祖训。即,一旦当朝皇帝升天,后宫的女子们,除却了正室,他人竟要一同陪葬,到地府里伺候朱家的那些老祖宗们(朱元璋的祖先,大多是居无定所的贫下中农,没有多少见识,若真遇此排场,不知是否会惊得从地底爬出)。
有了这套“宫妃殉葬”制度,后宫的女人们,也就没了争风吃醋的心思了,整日把自己搁在屋里吃斋念经,心里暗自祈求着:皇帝哥哥哪,你不上俺的床,这都不打紧,但你可要保重身体啊,千万别伤风感冒骨质疏松什么的,要不,你哪天嗝屁了,等着咱们的,可就是悬着的七尺白绫。
当然,其他女子的焦虑,朱瞻基可以不管,可孙氏的焦虑,他却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我们的这位痴心汉,倒也配合地冷落了发妻胡氏。宫中的女人(尤其是原配),受到冷落,大多要抑郁的,若是想不开了,寻条白绫阖了眼睛也属正常。可我们的胡氏,兴许打进门那天起,情感线就已落下了冷的基调,早已习惯。因此,夫君的视而不见,竟也没有多加在意,还是一如既往地吃饭睡觉织毛衣。也就是说,胡氏依然如以前般,没心没肺地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以上就是关于揭秘宫廷离奇的“代孕”秘闻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