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人如何打高尔夫球的?
宋徽宗打高尔夫是很摆谱的,他用锦囊盛放高尔夫球,他的球杆“碾玉缀顶,饰金绿边”(《丸经》序言,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第1版),阔气得要命。但是大多数古人所用的球杆并不昂贵,无非用坚硬且有弹性的木材刻成球杆,外面再缠一层毛皮罢了。至于高尔夫球,主要是用瘿木制成,偶尔也有人用瓷土烧造高尔夫球。事实上现在出土的宋代高尔夫球几乎全是瓷球,这是因为木球比较容易腐烂,很难保存到今天。
现在高尔夫球都是橡胶做的,外面缠一层胶皮线,表面都不光滑,故意造出很多凹凸。古代中国没有橡胶,只能用木球和瓷球,有意思的是,那时候的高尔夫球也不光滑,表面也有很多凹凸,尤其是瓷球,上面密密麻麻好多窟窿眼儿。《丸经》甚至总结出一个规律:“球无眼者不可用。”(《丸经》卷下《权舆章第十七》)这说明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已经认识到球面光滑的高尔夫球在空气中飞过时会遭遇更强的湍流阻力,必须用球体表面的凹痕或窟窿眼儿来分离湍流,减少阻力,让球飞得更远。
古代的球杆跟今天也很像,都是直杆下面拐一个弯。现在的球杆有长有短,有轻有重,可以让人自由选择,古代的球杆也有多种类型。《丸经》把高尔夫球杆分成三个大类:撺棒、杓棒、朴棒。撺棒最长,朴棒最短,杓棒底下则有一个像勺子一样的装备,可以蹲着把球横击出去。每一个大类下面又可以细分很多小类,什么直杖、翻杖、靴尖、雁点头、棒上安偏棒、棒上安正棒、皮塔斜插花、燕尾斜插花、撺棒斜插花、倒棒斜插花……(《丸经》卷下《制器章第十八》)不下几十种。
说完了古代高尔夫球及其球杆的形制,我们再看看古代的高尔夫球场是什么样子。
平心而论,古代的球场远远没有现在规范。现在必须有精心护理的草坪、精心分割的果岭、精心平整的球道、精心设计的开球台,维护一个高尔夫球场需要惊人的人力和财力。而古代中国人似乎没有这么讲究,他们随便找一处空地,随便挖几个球洞,就成了一个高尔夫球场。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人如何打高尔夫球的?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