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对改革的苏东坡为何不招人恨?
且不论王安石与苏东坡,谁更多为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着想,但单论改革的用人及其带来的异化上,起码苏东坡是清醒的,王安石是当局者迷。新党小人群的反复无常趁火打劫已说明了这一切。
在识人上,苏东坡比王安石看得远看得透。在新党日盛、党首王安石做当朝宰相最风光的时候,身边聚集了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王安石并不清楚,巴结他的这些人不是对新法情有独钟,而只认准新贵。其中,以吕惠卿最为代表性。这个王安石视为得力助手的人,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王安石。
吕惠卿是福建人,善于投机钻营,王安石看重他,做了他的恩师,将他从一个小县官提携至宰辅的高位。当恩师权倾朝野时,吕是“护法善神”。但王安石罢相后,吕惠卿反戈一击,不论新法同僚或元老旧党,凡不合意的一概排斥打击,同时用人唯亲,重用自己的胞弟,以实施新法之名大肆搜刮聚敛。
王安石视吕惠卿为改革最得力的助手,而苏东坡不看好吕惠卿。在评价吕惠卿时,苏东坡说:“始于知己,共为欺君,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诚哉斯言。骨子里王安石也还是喜欢奴才的,而苏东坡却把奴才与人才能够厘清。
以上就是关于反对改革的苏东坡为何不招人恨? 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