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次考试作弊彻底断送了晋朝江山
晋朝(265—420)155年的历史中,除了司马炎这一朝之外,皇权一直是旁落的。皇权旁落造成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野心家们你争我斗,杀伐掳掠无所不为,国家陷入空前的大动荡、大内战之中,最终断送了大好江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司马炎犯了三个非常低级的政治错误。
第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是分封诸侯王。司马炎夺取帝位时刚刚19岁,阅历见识毕竟有限,常恐江山不稳。他认为自己祖孙三代之所以取得成功,是由于曹魏宗室力量薄弱,缺少强援。于是他仿照周朝分封制度,大封宗室为诸侯王,开了历史的倒车。即位之初,一下子封宗室27人为王。根据封地的大小,允许诸侯王拥有数量不等的军队(邑二万户为大国,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允许他们自行任命地方官。灭吴以后,又下诏罢州郡兵(解散地方军),地方政府不再拥有管理军队的职权。虽然之后司马炎也曾经做过努力,意图防范诸侯王尾大不掉,对抗中央政府。然而东周、西汉的历史已经证明,封建制一旦确立,必然会造成诸侯王经济、军事实力的扩张,中央政府很难驾驭他们。果然,司马炎死后不久,诸侯王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了长达16年的内讧,国家顿时陷入血雨腥风之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便司马炎身后即位的不是司马衷,诸侯王作乱也是早晚的事。更何况与此同时,他还犯了另两个严重的错误。
第二个非常低级的错误是选错了太子。司马炎后宫姬妾之多是很有名的,在位时正值身强力壮,所以儿子也很多,光留下名姓的就有18人,长大成人的有9人。晋泰始三年(267年)正月,司马炎立年仅8岁的第二子司马衷为皇太子。按说这年司马炎才二十出头,身体非常强健,政权也很稳固,仓促立储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司马炎似乎知道自己的太子不够聪明,于是任命李憙(《资治通鉴》做李獈)为太子太傅,李密为太子洗馬,希望此二人能够好好教导太子。李密是蜀汉旧臣,并不愿意为司马氏效力,于是写下《陈情表》拒不赴任。李憙是个很有才华的人,知识广博,品德出众,但是他同样看不惯司马家族的作为,内心并不愿意为司马氏效力。《晋书》记载,当初司马懿多次征召李憙入朝为官,他总是以身体不好、母亲有病等理由推辞。后来司马师辅政任大将军,征召他为大将军府幕僚,他不得不到任。司马师问他:“当年我父亲征召你,你不肯赴任。为什么现在我一招,你就来了呢?”李憙回答:“当年先君以礼待我,我以礼决定进退。如今您以法来约束我,我畏惧法不得不来。”说白了,李憙是为了避祸才入朝为官。以这种心态入仕,治理地方、造福百姓或许会尽心竭力,辅导太子能否尽心可就很难说了。
以上就是关于一次考试作弊彻底断送了晋朝江山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