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朝王室权利是如何被逐步弱化的
趁着齐国内乱,宋国老大宋襄公(子兹甫)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拥立姜昭为齐国国君,这一行为得到了各诸侯国的赞许。可他其实一个无能迂腐之人,虽然也想学齐桓公,但毕竟能力有限,在前638年,与楚国在河南柘城西北发生了“泓水之战”,大败,自己也负伤,于次年去世,霸主梦只做了5年不到。
第三位登场的是晋文公姬重耳,公元前636年,在外流亡19年姬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登上了晋国老大的位置。他抓住姜小白去世没有霸主的机会,帮助周王室平定内乱,联合北方各小国对抗南方大国楚国的北进计划。公元前632年,与楚国在山东甄城进行决战,大败楚国,称之为城濮之役,从此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这个霸主一直持续了100多年的时间,直到前403年,“三家分晋”后,霸主地位才终结。
与晋文公几乎同时称霸的秦穆公赢任好在西部各诸侯中称霸。穆公一直有东扩之意,公元前627年,他任命百里奚之子百里视为总司令向郑国发动突袭,无奈计谋败露,军队到崤山峡谷时被晋国军队伏击,全军覆没,百里视被俘(后被放)。直到前624前,百里视带领军队向晋国复仇,打败晋国,进入崤山峡谷埋葬三年前被屠杀的秦国士兵的尸体,然东进无法实现,只好西出征服了灭掉20几个诸侯,秦国疆域向西拓展了200多公里。
在南方,公元前613年,楚庄王芈侣即位。他用三年的放荡生活来认清自己大臣的良莠,随后诛杀小人,任用贤良,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强盛。公元前606年,趁着晋国内乱无暇南顾,发兵距离洛阳只有60公里的戎部落,并大败之。然后把军队开到洛阳城下,向周王室示威,周王室急忙派人慰问,于是发生了著名的“楚王问鼎”事件,直接向周王室挑战,确立了楚国长期的霸主地位。
当然,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处在东南的吴、越两国也称之为霸主。然当时两国毕竟还处在南蛮之地,虽然历史上因为有西施范蠡的爱情故事、有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以及“狡兔死、走狗烹”的惨痛故事,而使两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但我认为他们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处在远未开化的南蛮之地,影响力毕竟有限,所以我就不多介绍了。
以上就是关于周朝王室权利是如何被逐步弱化的 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