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白虽然毛病不少,问题挺多;但相比那两种人来说,显然很好伺候。第一,不好面子,脸皮厚;说啥都听着,不急,也不送观光票。第二,感觉自我不太良好,虚心,有错就改,好同志。人虽然好,就是信心不足。
现在管仲必须得让他自我的评价客气一点,因为改革的大车需要一匹马力强劲的大牲口。马车驾驶员都知道,新驾辕的大牲口,有些是不愿意上套的,尤其是健壮又跑得快的好牲口。原因很简单,野性未褪,抵触驾辕工作,对多拉快跑没信心。这时候,车把式不能急,如果愣往上架,牲口容易惊着。搞不好就拉翻了车,上演一出大街惊魂。先要抚抚毛,夸奖几句,说点好听的(某些牲口通人性),再给几根胡萝卜,引导它充满信心地,走上驾辕岗位。
所以,管仲拿出了准备好的胡萝卜。他说;最要紧的有!就两样,都不能干。一是不果断,二是不积极。不果断就得不到拥护,不积极就做不成事情。
几句话,就轻松地把生活作风问题转移到精神面貌上来。而且,很符合人性。有缺点不要紧,也不用改,只要不懒惰、有进取心就可以,国君必须得有拉车的精神头儿!不由得姜小白不端正态度,积极、果断地自己套上车辕,拉起了齐国的这驾马车。管仲是个好车把式!
为了称霸的雄心,姜小白不知不觉地被管仲驾上辕。有一句话,工作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要想以后在诸侯面前说话算数,必须现在自己心里得有数。为了自己心里有数,姜小白暂时牺牲了自己三个不幸的业余爱好,起五更爬半夜,不辞辛劳地接见各类乡长,听取汇报,安排工作,抓人才促生产。小白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干劲很足,督促乡长们努力工作就像半夜鸡叫里面的周扒皮。
乡长们开始心气高,也干得猛;但到后来的确有些吃不消,感觉很不幸。提起工作来就一个字——烦!为了不烦,就推荐了很多人才。很多人有幸来求官,可手里的位置有限,安排不过来,搞得姜小白也很烦,继续不幸。为了寻求解脱,只好去麻烦管仲。
管仲一句话就解决了大家的不幸。不给!先做助理,根据考核,再安排合适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