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后,傅作义受任为第2战区第7集团军总司令,先后指挥忻口战役和太原守城战。1938年,傅作义任第2战区北路军总司令,驻晋西吕梁山区柳林镇,曾与中共派来的曾三、程子华等会谈合作抗日事宜。是年冬,率部进入绥西河套地区,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升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
1946年,傅作义就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次年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上旬,傅作义与解放军签订《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9月,又促成绥远和平解放。
1949年9月,傅作义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被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4月,傅作义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965年,傅作义当选为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历史点评:作为一位中外闻名的抗日爱国名将,他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后期的弃暗投明!可谓“识时务,俊杰也”!毛泽东也曾评说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
抗战时期,由于兵员素质和战术思想的局限,国民党军主要采取的作战方式是阵地战,敢于和机动、火力都占优势的日军进行运动战的可谓凤毛麟角。然而,在北方战场上,有一位国军的将军30年代初期就开始玩“闪电战”的把戏,比希特勒还早。此人,就是人称“七路半”部队的指挥官傅作义将军。
“七路半”,是国民党军中对华北傅作义部队的一种独特称呼,意思是虽然傅老总不是八路,也就差那么一点儿了。抗战中,傅作义将军所部,是华北的一支重要抗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