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朝个性宰相一盆墨汁吓跑王爷
得罪八王爷,李迪未受报复,但他得罪了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却被贬谪蛮荒之地。当年,宋真宗皇后郭氏病逝后,改立皇后成了朝廷大事,宋真宗希望立德妃刘娥为皇后,时任翰林学士的李迪,却认为刘娥出身寒微,不可母仪天下,多次上书反对。尽管当时的反对使封后一事搁浅,但几年后,宋真宗还是设法让刘娥做了皇后。宋真宗去世后,因继位的宋仁宗年少,便由刘娥“垂帘听政”,一手处理军国大事。刘娥掌权后,对当年反对立自己为皇后的一班大臣,理所当然会让他们靠边站,李迪首当其冲。这位万人之上的宰相,一夜之间,便以“朋党”之罪,先贬为郓州(今山东东平县)知州,再贬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团练副使,真是从将军到奴隶,倍尝了说直话的苦果。
李迪的亮直,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不仅动口,有时还动手。宋真宗和宋仁宗两朝,李迪都曾与丁谓并列为宰相,丁谓为首相,李迪次之。丁谓是通过排挤前相寇准,而一步步爬上宰相位置的,民谣所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说的就是百姓喜欢寇准而厌恶丁谓,也从侧面反映了丁谓的品格不佳。而作为同在中书省办公的次相,李迪对丁谓也从无好感,他曾说:“迪起布衣至宰相,有以报国,死犹不恨,安能附权幸为自安计邪!”(《宋史•李迪传》)非但不依附、不阿谀、不尊敬、不朋比为奸共谋好处,反而常常因为丁谓的擅权和营私而在朝堂上与他吵架,甚至文人武斗,出手动粗。宋真宗临终前一段时间,丁谓经常乘皇帝昏眩之机,向皇帝请求提拔自己的亲信,然后,假托皇帝旨意,下文提拔干部,为此,李迪很有意见。一次,丁谓又要提拔自己的亲信林特,而林特为人卑劣,口碑极差,这下把李迪弄火了,当场就与丁谓争吵了起来,后来,李迪怒不可遏,竟然手持上朝用的手板,朝丁谓扑打过去,还好,丁谓闪得快,否则不是伤筋动骨,就是头破血流。
李迪得罪丁谓,注定要遭到报复。李迪贬职衡州,一方面是因为刘皇后的旧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丁谓的新仇。李迪被贬衡州之际,丁谓特派他的铁杆、皇宫侍从王仲宣,专程赴郓州,押送李迪去衡州。在丁谓的授意下,王仲宣双管齐下,从身心两个方面折磨李迪。王仲宣作为特使到达郓州后,按例要召集地方领导谈话,召见的对象甚至包括通判以下的官员,而作为前宰相、后知州、现团练副使的李迪,却被意外地冷落在召见范围之外,给了李迪一记当头棒喝。在押送衡州的过程中,同僚要拜见李迪,王仲宣登记拜访者姓名;故旧给李迪送来点好吃的,王仲宣把食物留至腐烂,也不送给李迪,极尽迫胁之能事,使李迪身心交瘁,倍受凌辱。有人因此对谓说:“迪若贬死,公如士论何?”如果李迪被贬死了,士大夫们会如何评价你丁宰相呢?丁谓冷冷一笑,回答说:“异日诸生记事,不过曰‘天下惜之’而已。”(宋代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天下惜之而已”,这就是许多争权夺利者对同事和历史的态度。不过,李迪虽然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数遭贬谪,备受算计,九死一生,但他端明亮直、嫉恶如仇的牛脾气,却一生不变。
以上就是关于宋朝个性宰相一盆墨汁吓跑王爷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