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实京张铁路建筑资金中,英国虽然答应可以启用关内外铁路的余利,但在实施过程中又出幺蛾子。袁世凯按照合同规定,安排梁如浩等酌拟办法,函致伦敦中英公司,由该路进款余利项下,除“划存备付六个月借款本息外”,其余提拨作为开办京张铁路工程之需时,英方代理人顾璞增加条件:以“接伦敦来电,应备存一年本息”为由,拒付此款。袁世凯只得再次和英国使臣萨道义去函商谈,以合同条款为依据,坚持备足6个月付借款本息外,其余中国铁路有权提拨修建京张铁路。往返几次力争,英国公司方面终于同意,“允除将余款划存6个月借款本息,余可动用”。
袁世凯召见并安排詹天佑勘测京张铁路后不到一周,就再次上折清廷最高统治者,呈请立即修造京张铁路。折中主要汇报京张铁路款源已落实及解决款项的过程,现在读后仍感其困难程度至大,办事至难。
两份预算差了200万两让慈禧震怒
这中间还有个插曲,使袁世凯很难堪:对京张铁路修造费用,清廷开始得知估价是500多万两,这个数字是英国人金达提供的。金达从唐胥铁路任总工程司开始,一直在中国从事铁路修造工作,和清政府很多重臣及袁世凯的关系很好,京张铁路他曾私自测量过。不知金达是别有用心还是无意将机车车辆等费用没有估算在内。詹天佑实地勘测后提出预算729多万两,是购地、工程、电线、购料和机车车辆等全部费用。袁世凯奏折中将詹天佑的勘测报告一并报上。两个预算相差近200万两。慈禧太后发现后很是不满,提出质疑,追问原由。袁世凯受到训斥,很被动,也很生气。
詹天佑认真查对预算,告知原由。袁世凯只得再次上报,将测量经费等项、地亩土方开山挖洞等项、修建桥梁水沟等项、钢轨枕木等项、站房工厂等项、电线等项、转运材料等项共7项,预算共需572.9万多两;机车车辆购置估约113万多两;四年内员司薪水杂费43.2万多两。逐项详细开列,说明两个预算误差原因:原奏全路工程,通盘估约,“需500万两左右,系据关内外铁路工程司约略估计之数”,“其车辆及员司薪费两项,约需银150余万两,本在原奏专估工程之外。臣等复加考核,所开各项费用,均需核实估计,不致稍有浮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