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其中,送别孟浩然,是最著名的一次,也是李白最动感情的一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目送孟浩然所乘帆船离去,帆船的踪影早已经完全消逝在江面上了,李白仍然望着长江水,独自在那里发呆,久久不肯离去。感情之深,留恋之切,千载如见。我们知道,孟浩然是李白最欣赏、最崇拜的前辈诗人。李白在一首题为《赠孟浩然》的诗中,有如下一些诗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用今天的话说,李白就是孟浩然的粉丝,迷恋程度,堪称狂热。其他几次跟朋友相别,或者因为再也没能聚首,或者因为李白自己人生坎坷,理想幻灭,心情很糟糕,别后的思念,都很真诚深挚。
李白曾写过一首《江夏行》,讲述了一个跟黄鹤楼有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请看全诗:“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诗的内容,就是商人之妻抒发夫妻不能长相厮守的怨情。白居易的《琵琶行》与之极为相似。所不同者,《琵琶行》中的女主人公,明言是妓女出身,李白诗中的女主人公,未交待出身,似是良家女子。李白将这个故事的主要背景地,放在黄鹤楼,等于把黄鹤楼当作了令相爱男女断魂的“蓝桥”。这一首诗,应该是李白的一次纯文艺创作。李白之所以选黄鹤楼作为男女离别的场所,那是因为,黄鹤楼在他心中是一个充满离别悲情的地方。
李白之所以在黄鹤楼大发悲情,除了不能写出超过崔颢的诗、多次在那里跟好朋友离别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学道难成。
众所周知,李白早年即痴迷道家修炼成仙那一套东西,中年还正式加入道籍,梦想着有朝一日羽化成仙。但实际上,他一直在人间经受着坎坷贫困日子的煎熬。因此,李白的内心必定曾产生迷惘与痛苦。这一点,在《望黄鹤楼》一诗中有所流露。请看其中诗句:“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