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张胜森的回忆,陈欣绘制出了那种水怪的形象。而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是,这种水怪的样子竟然数百年前就在当地出现过。泰宁古城始建于唐朝,在宋明两朝成为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名城。至今,在泰宁古城仍然保留着很多的古建筑,其中保留最为完好的就是这座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宅第——尚书弟。在这里,陈欣发现在明朝留下的砖雕和森雕中部有这种头上长角、身披鱼鳞的动物形象,它与张胜森见到的水中怪兽非常接近。; 明朝人留下了夸张的形象,现代人看到了具体的生物。这究竟是什么生物?它真的会藏在大金湖的某个角落吗?我们决定深入大金湖深处去围捕这种生物,然而困难出现了。
捕捞时遇险阴; 这里有峡谷240余处,巷谷150余条,线谷80余条,这种纵横交错的沟谷构成了泰宁作为青年期丹霞地貌的一个特点,就是峡谷荟萃。
在大金湖最深处的水上一线天,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各种峡谷。这些峡谷平均宽度在4米左右,而水面以下最深处超过40米。在这里,渔船无法作业、渔网无法张开,而大型的水生动物却可以自由穿行。; 当地渔民黄金德余:放了一个6米的网下去,第二天早晨去收的时候,非常重,一直往下沉,我们平时抓鱼从来没有这么重。我想把它拉起来,可怎么都拉不起来,这一直往水底沉下去。; 黄金德捕鱼20年,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形。他赶紧抓住渔网,希望能把网底的怪物拉出水面,然而,他的力量难以和水底的怪物抗衡。他余,我拉不住的时候,就用那个网挂住船,把我的船头都压下去了,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怪物。; 重量达到上百千克的渔船竟然无法保持平衡。就在渔船快要翻船的时候,黄金德猛然感到手中的渔网突然松了。那个神秘的水下生物也消失了。; 当时因为千岛湖捕捞队的各种设备比较先进,所以就请他们过来,看看能不能捕到一些比较大的鱼,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专业捕捞队采用的是层层围捕的办法。首先在峡谷的边缘放下强度很大的聚已烯网具,防止水下生物逃入峡谷;然后每隔20米放一道渔网,把水下生物驱赶到较为开阔平坦的水域;最后,用一种特制的高弹性尼龙三层挂网抓捕。
真凶突现; 尽管采取了更先进的办法和更牢固、更巧妙的网具,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次围捕行动到底能不能成功?那个力大无比的水底不明生物到底栖息在水下的什么位置?它又会不会把弹性很大的尼龙挂网冲破?湖面增加了很多船只,又会不会惊吓到那种不明生物使它提前逃之夭夭呢?; 于是,在放下三层尼龙挂网的第二天,水面上出现了情况。那个物体好大,是什么鱼啊?专家分析这条身长约1米,体重40千克的大鱼是大口鲶鱼。这种鱼虽然是肉食性的鱼类,但是根本不具备冲破渔网和拖起渔船的力量,游速也远远达不到每小时40千米。; 第三天,人们再次收网时,看到一条奇怪的鹰嘴怪鱼。专家称,它其实是一条鳡鱼。这条鱼由于在收网时拼命游动撞到了船底,所以把头部撞成了现在的模样。鳡鱼是一种凶猛而迅捷的肉食性鱼类,力量和游速都非常大,但是它显然和人们所见到的水怪大不一样。; 在下网的第四天,水面上出现了最让人震惊的一幕。